到底该不该逼孩子练琴?能不能5级跳9级?
特邀青年钢琴家,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演奏科学以及钢琴演奏双硕士徐瀚祥老师,权威解答琴童家长最关注的7个问题。
Q1:孩子不爱练琴,该逼一把吗?
孩子几乎没有可能主动练琴,督促孩子是家长的职责所在。如果要三催四请才能练琴,说明家长的很多行为已经在潜意识中告诉孩子,不练琴也是没关系的。建议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,钢琴可以不用像学习一样,每天都要认真完成的感觉,这样也是让孩子对艺术教育有足够的重视。
如果家长把考级作为学琴的目的,不如放弃学琴。很多孩子最后不愿意练琴都是因为家长单纯的以应试为目的,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根本没时间学习音乐,感受音乐,只有考级,考级再考级。哪怕学琴几年,却连古典钢琴家的名字也说不上几个,这样的素质教育就得不偿失了。
徐瀚祥,青年施坦威艺术家,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演奏科学以及钢琴演奏双硕士,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本科文凭,在校期间参加过多次演出以及大师班,曾受邀于伦敦奥运会主场进行演出。
曾担任Vivace国际钢琴比赛中国赛区评委,北美赛区负责人,加拿大青少年施坦威钢琴大赛评委,以及全球杰出华人艺术家协会大赛评委等。2019年被国际音乐教师联盟授予荣誉艺术家。2017环球音乐奖古典钢琴家,新晋艺术家和最佳专辑三个奖项,2015罗马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。国际音乐比赛 巴黎艺术大师大奖第一名。2014加拿大音乐比赛第三名。2013千岛国际比赛第三名。
Q3:家长不懂琴,该怎么帮孩子?
首先,好的钢琴教育源自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。我的爸爸是画家,妈妈从事和文字相关的工作。小时候,我每天都能看到妈妈读书,爸爸一边听着巴赫的音乐,一边画油画。他们还经常看各种音乐会,音乐剧,舞台剧,画展,艺术展等等。如果艺术欣赏就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,孩子的素质教育更容易成功。
其次,信任老师,不插手教学,课上不代替孩子回答问题,也不给孩子找借口。家长的职责是配合老师监督孩子,不是代替老师指导教学。相信老师的专业性,并按照老师吩咐的要求进行配合。我遇到过家长对老师说“某某孩子学了半年就考了10级”,专业且负责的主课老师一定不会给家长这样的承诺。我3岁学琴,中间也因为练琴辛苦停过一段时间,11岁移居国外后又开始学琴,初三才决定走专业路线。学琴两三年的孩子,还达不到热爱的程度是很正常的,很多学习都要达到一定的时间积累和高度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华。 Q5:钢琴需要每天练吗?
钢琴最好每天练习。如果孩子真的因为作业多到没时间练琴,建议家长精简孩子的爱好,学精一门才艺。高效练琴不在于时间,也不是先练音阶再练曲子。高效练琴主要是两方面:专注度。
- 有清晰的目的。知道自己要练什么,以及改正错误需要的练习方法。
Q7:业余学琴的孩子,有必要单独学乐理和视唱练耳吗?
从孩子开始学习读谱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学习乐理,正确的读谱就是乐理的一部分。建议孩子在3级左右开始系统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,只学其中一项也是不够的。
钢琴的学习需要巨大的投入,但任何一种艺术的学习,都应该先把“回报”两个字忘掉。学音乐可以让孩子有更加开阔的思维模式,好的学琴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,让人变得更加高效和自律。
